创想三维,3D打印领域的焦点企业备受瞩目
创想三维,被誉为3D打印领域的领军企业,近期备受关注,其凭借先进的3D打印技术,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地位,引发广泛关注,创想三维受到各方“狠狠盯上”,标志着其在3D打印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,关注者需关注其后续动态,以掌握更多关键信息。
作者丨高凌朗
编辑 | 吴 玮
2025年10月27日,拓竹科技旗下MakerWorld平台公开发布声明,对创想三维、纵维立方等企业的模型平台提起法律诉讼。
拓竹指控这些平台批量搬运MakerWorld的独家模型,冒充原作者账号,甚至将模型用于商业广告。
要知道,这个时间点很微妙。就在两个多月前,创想三维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,试图成为"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"。这对于一家正处于上市关键节点的企业而言,系统性侵权指控的杀伤力不言而喻。
更令人关注的是,这起事件撕开了国内3D打印产业看似繁荣背后的生态裂痕:当硬件制造商纷纷试图通过内容平台构建护城河时,"拿来主义"与原创保护之间的矛盾正在激化。
01
创想三维诞生于2014年,当时陈春、敖丹军、刘辉林、唐京科四位85后各出资约25万元,在深圳20平米办公室开始创业。招股书显示,团队四人持股比例在19.67%-21.31%之间,几乎平分秋色,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后合计控制81.98%投票权。
2016年,创想三维推出的CR-10打印机定价500美元,当时欧美同类产品普遍在千元美元以上。这款产品在YouTube走红后,月销量突破2万台。
智能派副总经理陈波透露,依托深圳本地产业集群,行业内的企业每2分钟就能组装一台打印机,单日产能可达1.2万台。
深圳的供应链优势让创想三维能以极致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,机械导轨、滑块、传动系统、伺服喷头、主控芯片、电机驱动器、激光雷达、温度传感器,这些零部件在深圳都能找到质优价廉的供应商。
根据创想三维的招股书,2022-2024年营收分别为13.46亿元、18.83亿元、22.88亿元。灼识咨询数据显示,按2020-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,创想三维以440万台总量占据27.9%全球市占率。公司在全球约140个国家布局了74家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,2025年一季度线上销售占比已达47.9%。
营收规模在扩大,净利润却在2024年出现明显回落,8866万元的净利润,比2023年下降31%,净利率从6.8%跌至3.9%。Wind数据对比显示,同期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超过50%,创想三维只有30.9%。
另外,创想三维的研发投入占比2022-2024年分别为6.5%、5.1%、6.5%,远低于同行19.6%的平均水平,565名研发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仅占10.6%。招股书也坦承,现有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可能难以长期支撑核心技术创新。
客户流失的信号更直接:2022年最大客户A贡献营收1.92亿元(占比14.3%),2023年骤降至0.62亿元,降幅超过67%。
灼识咨询数据显示,2024年单年出货量创想三维只有70万台,市占率16.9%,已被拓竹科技(120万台,29%市占率)超越。
纵维立方、智能派紧随其后,出货量分别约55万台和50万台。Reddit论坛上有用户评价创想三维:"价格确实便宜了很多,但产品不能即插即用,售后问题基本只能在论坛自己解决。
02
MakerWorld上线两年成为全球用户量第一的3D打印模型社区,拓竹每年投入数亿元激励创作者,头部创作者年收入超50万元。
跨境卖家王春雨对亿恩网表示:"MakerWorld的重要性比3D打印机、耗材高多了。不过现在很多模型标注'AI生成',没法判断版权是属于创作者、AI工具方,还是平台。而且,MakerWorld目前的规则有点模糊,比如有些AI模型标注可商用,但没有明确跨境授权范围。拓竹维权的同时,更应该能尽快理顺规则。"
创想三维的创想云平台虽然声称有150万个模型和400万注册用户,但在创作者激励和内容质量上差距明显。
拓竹2020年成立,创始人陶冶曾是大疆工程师,团队将飞控算法、激光雷达技术引入3D打印领域。2022年推出的X1系列打印速度是行业平均水平2倍,2025年推出的H2D机型实现从打印到雕刻再到切割的一体化流程。
仅成立5年的拓竹以近60亿元的年营收、30%以上的净利润登顶全球桌面消费级3D打印第一。
拓竹走的是高端路线:以独立站为核心,通过SEO和内容营销获取自然流量,2024年独立站月访问量超960万,美国、德国、加拿大是核心市场。
相比之下,创想三维走的是渠道铺货路线:依赖亚马逊、eBay等平台,用价格优势抢占份额。
灼识咨询预测,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将从2024年41亿美元增至2029年169亿美元,年复合增速33%。蛋糕在做大,但会向技术和生态更强的企业倾斜。
创想三维原本计划2023年12月冲刺A股,2025年8月终止辅导转向港股。招股书显示,IPO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、海外运营和品牌推广。
在拓竹维权事件后,业内人士秋雨直言:"证据链就是生死线。创想三维现在的情况更特殊,如果拓竹能拿出模型上传时间线、侵权比对报告、批量搬运的后台数据这些硬证据,那影响就不只是下架模型这么简单了。
IPO对企业合规性要求有多严大家都清楚,尤其是知识产权这块,只要有系统性、大规模侵权的实锤,公司上市可能还会触发监管问询。"
深圳虽然占据全球入门级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,形成了从材料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,但维示泰克、光华伟业提供的是耗材,拓竹、创想三维生产的是硬件,光韵达、易尚展示做的是应用服务——整个产业链条里,缺的恰恰是内容生态这一环。
硬件性能趋同后,谁能掌握设计师和模型资源,谁就能锁定用户。拓竹发起的这场维权战,看似是知识产权纠纷,实则是加速行业洗牌的催化剂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参考,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。
本文标签属性:
模型:模型飞机
创作者:创作者分成计划
作者:访客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0000lamps.cn/post/362.html发布于 2025-11-03 11:00:20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新华经济网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